听障儿童由于听觉通道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他们听取语言信息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或是影响他们接受语言信息量的多少,以及信息种类的多少,以至于他们不能充分习得正确的言语,进而表现出各种言语障碍。听障儿童言语障碍主要包括构音障碍、嗓音障碍以及语畅障碍。嗓音障碍主要表现在响度、音调、起音等方面的异常。响度异常包括响度过强、响度过弱及响度单一;音调异常包括音调过高、音调过低及音调单一;起音异常包括硬起音或气息起音。导致这些异常除了听力不好的因素之外,与呼吸的使用、声带振动的形态、声门下压力和共鸣的使用都有一定关系。
听障儿童嗓音矫治总体分为4个步骤:呼吸、放松、发声及共鸣,训练的重点及采用的方法根据每位儿童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不同。嗓音矫治从调整呼吸开始,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正所谓“气是声之本,无气便无声”,因此只有先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呼吸支持发声,再结合放松喉部、训练发声的练习,使得呼吸肌群、发声肌群达到协调平衡。此后,增加共鸣训练,一来可以起到扩大音量的作用,尤其针对声音响度过弱的听障儿童,再者可以起到美化声音的效果,使得声音更加圆润、动听。在这些练习中,可以结合小游戏,让小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习得这些练习方法,重建良好的用嗓习惯。
1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快速吸气与呼气练习、快速吸气与慢呼气练习。
1.1快速吸气与呼气练习此练习可以锻炼腹部肌肉的灵活性。
练习步骤:①让孩子将他的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另一只手放在家长的腹部;②有意识地在呼气时收缩腹部,吸气时膨胀腹部,并引导他进行模仿;③可以利用纸条、铅笔、蜡烛、乒乓球等道具,增加练习的乐趣,从而调动练习的积极性。
在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反向呼吸;始终使用鼻子进行呼吸;呼吸速度应由慢至快。
1.2快速吸气与慢呼气练习此练习主要锻炼腹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练习步骤:①把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时腹部的动作;②有意识地在呼气时收缩腹部,吸气时膨胀腹部;③尽可能地延长呼气时间,使气息趋于平稳并均匀地呼出。
在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呼气时可通过吐/S/音,帮助更好的控制呼气,也可以利用吹球玩具或者吹泡泡等游戏丰富练习。
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的方法通常采用咀嚼哼鸣、喉部按摩、打哈欠叹息法练习。
2.1咀嚼哼鸣练习此练习有助于放松声带。
练习步骤:①先找到一个较为舒适的音调;②通过有意识地打哈欠来放松喉腔;③发出类似蚊子在耳边环绕时的哼鸣声;④开始大幅度地咀嚼。在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哼鸣的过程中配合均匀的呼吸;咀嚼时合拢双唇;正确的咀嚼哼鸣口腔和鼻腔会感到较强的振动感。
2.2喉部按摩练习此练习有助于放松喉外肌群。
练习步骤:①弯曲食指和中指,用第二节指骨抵在甲状软骨(喉结)的两侧;②转动手指抚揉喉结;③辅以咀嚼哼鸣的练习。
在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抚揉力度不宜过重;在结合咀嚼哼鸣,练习时应配合均匀的呼吸。
2.3打哈欠叹息练习此练习有助于放松喉腔。
练习步骤:①有意识地制造一个哈欠;②在呼气时轻轻发出叹息声;③在此状态下发出/he/的或短促或延长的声音。
在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打哈欠时应有意识地控制幅度,尽量达到半打哈欠的状态;配合均匀的呼吸。
3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的方法主要包括张大口伸舌发音和呵气发音练习。
3.1张大口伸舌发音练习此练习有助于增加声带的紧张性及锻炼咽壁的力量,针对发声时声带过于松弛,解决声音音调比较低沉与其年龄或嗓音结构类型不符合的问题。
练习步骤:①抬头看天花板的时候打开上口盖;②舌头尽可能的伸出来;③结合快呼快吸练习,短促的发/e/音。
在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张嘴的时候下颌尽量不要运动(你可以把下颌放在桌子上,抬头看天花板的同时上口盖张开);舌头不要僵硬(一般来说,放松时舌体宽平,紧张时舌体窄细);呼吸支持不要反向(即避免发音时腹部往外鼓出)。
3.2呵气发音练习此练习有助于解决发音时喉腔过紧、硬起音或音调偏高等问题。
练习步骤:①结合打哈欠叹息练习以及呼吸练习;②发/ha、hei、huo/等/h/音;③可短促或延长交替进行练习。
在此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喉腔尽量放松打开(可以用手摸在喉头处,发声时喉头尽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不要上提),通过呼吸支持推动声带振动发音。
4共鸣练习
共鸣练习主要包含打哈欠、张嘴伸舌抬软腭、呵气练习。上述练习的内容中已经涵盖这3项练习,在此就不重复介绍。
5案例分析
小鑫今年8岁,由于家境不好,7岁时植入人工耳蜗,7岁之前仅靠残余听力或者看口型完成简单的日常交流。小鑫妈妈说他不会用嗓子,平时说话时声音音量过大,类似于喊叫式的发音方式,声音不好听,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中。通过对小鑫的嗓音评估后,发现他存在起音过硬,呼吸支持反向(即发音时鼓肚子),声音音质不够纯净,音色较空洞无色彩的问题。根据这些发音问题,先通过呼吸练习解决呼吸支持反向的问题,其次进行喉部放松练习,解决起音过硬问题,再是发声练习,使呼吸与发声能够协调配合。大概训练了5次以后,他妈妈说周围邻居都反映小鑫说话声音好听了很多,并且语言的清晰度也有所提高。有一次在课上,当小鑫发出了比较好听的声音后,我问他喜不喜欢现在所发出来的声音,他眼里含着泪光,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望着我一直点头,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的感动了。
小牧今年4岁,3岁时开始配戴助听器,妈妈主诉她的嗓音嘶哑,喜欢哭闹,听到她说话的声音之后,我先是比较担心她可能患有器质性的嗓音问题,因此在评估时,尝试用了几个简单的发声练习,想听听她是否能够发出音质正常的声音,没想到小牧非常聪明,接受能力很强,在短时间里就掌握了练习要领,并且发出来的声音音质趋于正常。训练了10次课之后,她的声音有了很大改善,原来不会发送气音,通过嗓音训练学会了,语言清晰度也有了一定改善。
对于听障儿童的嗓音矫治目前尚处于探索和积累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耐受力以及主观能动性都较差,因此也相应增加了训练的难度。在儿童的嗓音训练课程中,要辅以小游戏来增加练习的乐趣,需要注意每次课所教授的内容不易过多,练习强度不易过大,最好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过程中轻松掌握练习的内容,从而建立新的发声习惯。
本文作者:
文章摘自《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