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突发性面瘫就多,突发性耳聋更多。这几天,医院突发性耳聋患者要比平时多了三成多。近年来,年轻人发生突发性耳聋增长得非常快。其中不少是因为太过劳累、紧张、焦虑引起的。
“女儿16岁,读初三。最近在学校里读书压力很大,因为马上又要模拟考试。昨天她跟我说,看书看得头晕,想吐,一只耳朵发闷,感觉耳朵里像开了辆小火车,总能听到火车轰鸣的声音。”杭州的一位妈妈诉说。
30岁的李小姐,是典型的压力太大引起的突发性耳聋患者。
↑李小姐诉说,从三四天前开始觉得右侧耳朵发闷,耳朵里能听到一阵阵低沉的轰鸣声。明显感觉到头晕、耳朵胀痛。医生为她做了听力检测,发现她右耳听力明显下降,确诊为低频型的突发性耳聋。仔细询问相关情况,李女士既没有相关的疾病史,耳朵部位也没有受过外伤,她的突发性耳聋主要还是因为过度疲劳、紧张焦虑引起的。“快到年底了,整个团队的销售任务还没完成,愁死了。”李女士说,她是公司销售主管,一想到如果最后还是完不成业绩,所有人都要扣奖金,就焦虑得晚上都睡不着,已经失眠好几天了。过度用电脑手机,也会有同样后果
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长时间玩电脑、看手机,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而颈椎病会引起耳鸣和突发性耳聋,因为脊柱的内外平衡遭到破坏,发生颈椎位置的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颈交感神经,使内耳的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而产生耳鸣。有些人喜欢塞着耳机听歌入睡,时间长了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还有的年轻人,不注意规律生活,频繁熬夜、过度疲劳,容易发这种病。
相比年轻人,中老年人听力功能本来就相对弱一些,如果身体过度劳累,就容易患上突发性耳聋。而且一旦发病,症状往往来势汹汹,比较严重。
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也叫“耳中风”,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患者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是感觉到耳鸣,耳朵出现嗡嗡声,或者出现闷胀感。
过度疲劳、焦虑紧张、熬夜等,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大脑供血不足会波及到耳蜗,引起耳蜗缺血缺氧;耳蜗里的毛细胞是主管听力的,它非常敏感,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就会引起耳蜗损伤,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此外,病毒感染也会让听神经受损,引起突发性耳聋、眩晕等症状。
重点来了
↓
天气越冷,这种病越高发,一旦发病,要在三天内就诊。
如果在发病后三天内就诊,多数是可恢复的;
如果两周后就诊,只有5%左右的人可以恢复听力;
如果超过一个月,就很难治愈了。
保护耳朵,我们能做的预防措施1、张弛有度,防止过劳。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学习难免使人的机体出现不良状况,为防止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而一觉醒来突然听不到声音的发生,人们要有意识地调整生活的节奏,学会忙里偷闲,让生活的脚步放慢下来,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心情舒畅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提高,进而阻挡“外力”的进攻,防止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2、稳定情绪,勿狂喜暴怒。
众所周知,情绪激动时可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液调节失衡,造成内耳血流受阻、血循环障碍,发生突发性耳聋。
3、御寒保暖,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呀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