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关于成人听力语言康复的概念和目的您是否已经了解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谈成人听力康复训练方法三步走。
第一步:评估听障者康复需求确立康复目标运用纯音测听及其他听力测试方法可以进行听力残疾的诊断和分级,但它并不是评估患者康复需求的好办法。相比之下,由于自我评估法包含了在困难条件下听障者听觉言语能力的表现,它更能体现听障者本身的康复需求。它包括非标准化和标准化两大类。
自我评估法非标准化: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进行。如问患者“你听电话有哪些困难”,然后鼓励听障者说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听障者和听力学家共同确立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标准化:采用问卷方式。
优点:其一提供书面问卷,节约门诊时间;其二还能够评估患者康复前后的残疾和障碍。
不足:如问卷中的问题有时是临床工作者而不是患者本人所关心的;再者这些问题对患者来说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或者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听力问题
。
第二步:交流能力评估
在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之前评估患者的交流能力,可以确定康复的起始点及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康复的背景资料,从而判断患者的康复效果。
(1)问卷评估:
使用交流能力评估问卷进行评估。问卷共有30项内容:
1)听障者交流能力的自我评估(8项)
2)听障者与家人、朋友等人际交往的评估(4项)
3)听力损失对社会交往的影响(13项)
4)听力损失对职业的影响(5项)
在CPA的评估中,主张以口语方式进行,以便从中了解患者对听力损失的态度和感觉。通常在选配助听器至少一个月后复测CPA,能够了解听障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交流状况的变化。
(2)综合测试
此测试的目的是,比较在不同条件下(听觉\视觉\听--视觉)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决定患者需做何种分类测试。以常用的HELEN测试为例.此测试是用于评估重度和极重度成人听力障碍者的。它由四个测试单元组成。其中,一个用于练习,另外三个分别用于听觉、视觉、听--视觉条件下的测试等。
(3)分类测试
在语音学一章中已经谈到哪些言语特征易识别,哪些较难识别,可以按由易至难的顺序设计分类测试内容。由综合测试的得分特别是听觉得分,可以确定患者由哪一难度开始进行分类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包括:PLOTT测试、元音测试、辅音测试。
第三步:制定训练计划
在对听障者的康复需求及交流能力进行评估后,就可以针对听障者的需求和目标而制定训练计划、计划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训练的次数:次数多少根据听障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2)每次训练的时间:45~75min
(3)训练的频率:每周1~2次
(4)是否包括配偶/家人。
(5)训练内容:包括使用何种训练及教材、训练方式(听觉、听觉/视觉)、训练的环境、不同训练所花费的时间和家庭训练。
要记住:训练计划要根据听障者的进步随时调整,帮助听障者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何联系我们:
重庆市好声音助听器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