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乌丹星老师健康老龄化与我们的服务体系设

李宏伟

融合邻里间的关爱

达到“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养老生活的三重快乐境界

大佬们,停下来思考下我们养老服务体系到底应该怎样来构建?

-养老服务·专家有话说-

乌丹星老师在“福爱驿站”机构养老从业人员交流群演讲整理

《健康老龄化与我们的服务体系设计有什么关系》

福爱驿站--刘长松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晚上跟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分享,我们“福爱驿站”的很多朋友都是养老产业中做了很多年的同仁,其实大家都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我还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思考和梳理一下我们养老服务体系到底应该怎样来构建?尤其是我们老人对我们服务的认知和我们的服务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怎样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今天晚上我会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分享我的一些感受!

第一部分:跟大家回顾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在年发布的《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这里面有很多的观点、新的概念,我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

第二部分:我想谈一下我们现在养老服务体系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偏差。

第三部分:我想讨论一下我们的服务体系设计怎么跟老人需求能够很好的对接。

第一部分:《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的新观点

世界卫生组织在年发布了这本报告,当时这本报告虽然我也学习了,但是实际对它的理解确确实实经历了反复的去印证或者跟我们服务体系当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再思考的过程,最后发现我们确确实实需要很好的去理解很多概念上的改变、观念上的改变。这个报告有一个摘要,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观点:

观点1:典型的老年人并不存在。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些观念是要改变的。老年人的特征是多样化的,就是说很多老人即便70、80岁了,但是他的脑力、甚至有一些方面的生理机能上也并不比40、50岁中年人,甚至20、30岁青年人差?我们不太可能一下子以生理年龄为界限来划一条线,把一个群体叫做老年人?实际上很多年轻人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脑功能可能已经达到了中老年的功能状态?所以用一个生理年龄来划分,把一群人界定为老年人,就不是特别科学,需要有所调整。

观点2:老年人的多样性不是随机产生的。也就是说,虽然一个人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是

与基因、种族、性别等有关,但是由于他的生活环境、社会支持不同,每一个人到了老年期后他的健康能力和现状会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个多样性不是随机产生的,而是与他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认为,长寿家庭的人一定长寿,不是长寿家族就一定不会活的很久。这种由于后天环境对老年期健康的影响是应当得到重视的。

观点3:年老并不意味着依赖他人。尽管我们说老年群体有一些共性,他会依赖他人或者说绝大多数老年人会随着身体的衰老,会有一些对环境、对他人的依赖。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只要他进入了六十岁就是老年人,就必然会成为负担,开始对其他人、对环境有依赖,其实这是一种老年歧视。现在老年歧视甚至比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更加严重。报告当中也提出很多老年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其是他们的丰富阅历和经验以及他们智力积淀、对事物的判断,实际上是会对整个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老年歧视。

观点4:人口老龄化将增加卫生保健支出,但低于预期。一个常见的、被公认的主观臆断是: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医疗支出会越来越高。但是事实低于预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一些高收入国家卫生保健费用支出在75岁之后明显下降。相反,用于18-20岁年轻人的长期卫生保健支出增长速度更快。

观点5:70岁还不是新的60岁,但有这种可能。也就是说,随着营养状况、社会环境、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随着一些主客观条件的改变,现在的70岁的人应该跟我们原来的60岁的人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整个年龄延后了十年。我们不要把现在70岁的老人与二十年前70岁老人等同,那个时候70岁算是长寿了,但现在则是一个完全平均的年龄。

观点6: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对于老年人和社会普遍认知来说,年龄大了以后,更多的是一种回忆、一种无奈、甚至是一种等待死亡,即所谓的“向后看”,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