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国的话题网上一搜一大把,往往功利性强枯燥乏味。今天这个分享震撼并感动了小编,所以这里分享给大家。文章非常长,如果大家真的致力于出国深造,不妨以听故事的心,耐心阅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一、决定出国的我们
我是90年出生的,今年正好25岁,年国内排名70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留在了南京,先后做了两份工作,惭愧的很,读书的时候我都在思考着什么时候出来改变世界。然而两年的工作经历犹如温水煮青蛙,让我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锐气,什么想法都渐渐被我藏在了床底。取而代之的是,在上班的路上,我会开始考虑南京哪个楼盘对我们合适,以后小孩要上什么样的幼儿园等等之类的事情。我差一点就对这个世界妥协了,开始步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中年生活。
转机在14年出初出现了,我所在的公司因为老板运营出现问题面临倒闭,但我结识了一个曾经在美国生活过的台湾领导,他和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庆幸我骨子里还有这残留的冲动,我们俩相处的不错,然后他成功燃起来我快熄灭的念想,我想见见这个世界,不要偏安一隅。之后他成为了我的推荐人。
我的女朋友也是90年出生的,今年也正好25岁,碰巧和我同一所大学毕业,毕业后也留在了南京,可惜第二年去了苏州,那时候的我很迷茫,大多数是出于对异地恋的恐惧。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契机,我突然发现除了每月让女友从苏州过来玩之外,我还可以做点什么。所以我说服了她和我一起出国,一起见见这个世界。
在我的朋友圈,出过国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留学了,在一大部分人眼里,出国和浪费生命是划等号的,大学毕业两年就应该成家,速度快一点的小孩都可以喊爸爸了。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出国肯定会比当前的生活好,但是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毕竟“年纪”大了,禁不起折腾了。也有人从国外出差回来的,但就是没有出国留学的。那么决定出国的我们俩,就好比万千大众的一支异军,独立的有点诡异。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也算带着大家的祝福开始准备考试了。
我觉得我和其他人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经过各种各样的折腾,最终我先于很多人弄明白了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能详详细细的和你说一大堆。这里不说我想要的,那个太遥远,我还要为之奋斗。我说一些我不想要的生活:
1、常年重复的代码编写工作,即使是在华为,几十年如一日的代码工作者大有人在,他们除了工资比一般人高很多,付出的是加班加班,通宵通宵。下班后的生活极其匮乏,娱乐活动就是吃饭,ktv,打游戏。
2、七大姑八大姨的逼婚行动,如果我不出国,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大,就是结婚的压力了,我还不想现在就被家庭束缚住,还想乘着年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一些自己想过的生活。
3、躁动的心。世界这么大,我这一生只呆过两个城市,你让我怎么安心离世?
4、女朋友还在异地呆着,在这么下去分了怎么办?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因为对生活还有一些不甘心,在即将干涸的荷尔蒙的刺激下,出国成为了我的变数。
二、留学中介?Ornot?
如果你需要准备出国,那么你势必会接触到留学中介这个看似单纯其实还是挺复杂的机构,那么究竟要不要选择留学机构呢?
我的情况是我签了某机构的全程留学服务,4-6W,最终费用由你最终录取的学校排名决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时间太少了,刚准备出国的时候,作为一个已经毕业两年的英语六级低分选手,甚至对出国要考哪些考试都说不准,那时候是14年3月,而在14年的12月之前,我必须拿到合适的TG成绩单,以及熟悉申请的流程,并且准备好所有的材料。所以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中介,这样我可以专心的准备TG。
虽然我选择了中介,但是我并不觉得选择中介一定是好事。至少在我看来选择留学中介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地域。因为出国党遍布全国各地,如果你处于一线城市,那么至少你能在当地选择一所影响力比较大的机构。正是因为这个所以后来出现的一些中小型的留学机构纷纷开始提供远程的留学服务,当时我在南京,我也联系了一些上海或者北京的机构,说是可以保证每周电话或者邮件沟通,不过最后考虑再三,还是签了本地的。原因很简单,在眼前的才是真实的,如果是远程服务,没有问题还好,有问题难道直接打个的去北京?
2、积极性。这点很重要。本人侥幸上了两年班,深感以现在大多数员工的尿性,很多事情如果不是十万火急,断然是不会去做的,说好听点是拖延症作祟,其实就是缺乏责任心。而我想说的是,中介机构本身也是一个公司,它的员工也会存在这类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谁来保证申请的进度呢?他们不可能每天都围绕着你的申请工作展开,他们手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客户。所以能保证进度的还是你自己,而且同时你也要看紧中介,因为签约前他有求于你,签约后就是你有求于他了。说几个我的真实情况,在GWU录取下来的那段时间,正好是春节期间,中介是放假的,正好放到3.1号,但是GWU却要求我3.1号之前答复,交定金,幸好我年前觉得不对打了电话给中介问了一下这个情况,如果我不打这个电话,中介也不主动说明这个期限,过年中期间介又在放假,那么这个录取很有可能就这么过期了,想想也很恐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中介保证说过年期间会每天检查邮件,并且转给我。而事实上我在第一天发了2封邮件和2条短信问她,第二天再打电话给她,她仍然不知道我有发邮件给她。第三件事情是我交完定金申请系统里提示会有邮件发给我,我等了一天中介也没法,第二天在我的要求下才转过来。当然我不是在苛责什么,我不怪中介,在我看来,这很正常,因为这个事情本身和她没有利益联系,不上心虽然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但也无可厚非,说不定别人还在抱怨着你打扰着她的假期,而我做的就是把学校的申请账号要了过来,自己把定金交了。当然也有可能中介身经百战,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么请原谅我等待录取焦虑的心情。
3、文书的质量。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吐槽中介的文书质量,这个问题我没遇到,在文书到手之前我也曾担心过中介因为同时手上有很多学生,所以会使用模板之类的东西,可能得益于我多次当面和文书的老师讨论过,最后修改了3-4次然后定稿。我也在网上和其他人沟通交流了一些文书,觉得我这个中介文书质量还算不错,有人说中介的文书很多都是Chinglish,这个我倒觉得正常,因为你是中国人嘛。那么文书的事情其实还是要自己跟进,你自己可以写不出来,但至少你要有判断一篇文书好坏的能力。
4、中介的小九九。中介也会有一些小私心,在我看来这无可厚非,毕竟员工肯定站在自己公司的角度出发处理问题。比如说我,合同上签的是申请十所学校,后来签选校协议的时候,中介说不敢保证10所中能录取,建议我再增加一些保底的学校,当然这是要额外的费用的,并且不少,请容我暗暗的腹黑一下。后来中介多出来的3所学校,我都自己申请掉了。而且前几天我收到了开始的10所学校中其中一所的offer。注意,我并没有在黑中介,相反我觉得中介这种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你自己得心里有数,不要中介说什么就是什么。
5、这一点其实有点傲娇,就是我觉得中介有时候会大包大揽,摆出一副你不用插手的意思,而事实上像我这种人是不会放心把一件事情完全交付到另一个人手上的,那么我只能定期去检查,就会问,问多了,自然就有疙瘩了。还有我其实一直有个疑问就是,留学中介究竟是不是服务性行业,如果是,为什么不能接受别人的质疑,却表现出一副权威的样子。
综上所述,我这次中介服务如果5分算合格的话,我只能给4分。虽然中介帮我加班改文书,申请学校要申请到晚上11点才下班,这些我很感谢,但是换个角度想想,难道这不是中介应该做的?我们签了合同,合同里都写着,难道要收了钱不办事?而加班只是你自己工作安排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就算是请了中介,你绝不能抱着全部交给中介的态度去完成这件事,要知道只有你自己才会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所以你十分有必要的需要了解申请的详细流程。
三、ToeflGRE培训班
我第一次考试是6.28,,分数是68(24+13+14+15),是在我自己复习了大概三个月后。考完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也没有按照计划接下去准备GRE,而是缓了几天,痛定思痛,然后报了个1V1的培训班。下半年的时候,因为托福的考位十分紧张,最后找了一个抢考位的抢了一场9.14的(奇迹般的考了91=24+23+20+24),自己又报了一个11.2号的(这次是87=26+24+18+21,不过因为的目标就是90,这次没怎么认真考,这是借口),接着顺便把10.25的GRE也报了(GRE的分数是++3.0,就考了一次)。有了时间点之后事情就好办了很多,所以我强烈建议同学们准备考试的时候先报名在准备,这样准备的时候就不会偷懒。当然整个过程没有这么顺利,过程还是挺丰富多彩的。不过这章节还是专注于考试本身。
因为我有两年工作经验,GPA2.85,当时和中介定的目标其实也就是T90+G。所以在考到这个分数后,我就没有继续准备,不过坦白说,我觉得我已经入门了,保守估计如果再给我2个月时间,T肯定能上。只是当时一个是时间不多了,还要留些时间和中介摩擦摩擦,准备准备申请事宜,另一个是接近9个月的高强度学习,让我很疲倦,一旦有了停下来的念头就遏制不了了,我女友甚至在考了82后,就想放弃,就用80的成绩申请。不过后来在我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在第三次考试中到达了92,完成对我的逆袭。
那么,在我的眼里,这两个考试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想谈谈词汇量,不管你去哪边看准备考试的材料,里面都会强调词汇量,给你造成词汇量就是众塔之基的感觉,而我觉得词汇量这个概念太笼统了,托福的学科性跨度大,但是难度小,而GRE会相当考究语言能力。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托福,词汇的选择应该是学科词汇,如果不想选择专门背单词,那么保证每个TPO阅读和听力里出现的单词都认识也基本到位了。对于GRE,如果V想拿高分,请安排1个月的时间,重点提升一下单词量,推荐要你命。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只要遇到不认识的单词,都要记录下来,因为要知道出现在考试中的单词都是有条件的,所以每次出现,下次都可能再出现,这里我用有道词典记录。
1、托福
托福的材料我主要推荐33套TPO,如果你能吃透这些TPO,托福问题就不会大。其他的话,觉得那块比较残,就相对看一些这类的资料就行了。
1)阅读
关于托福阅读,其实是考两个方面,词汇量和信息处理能力。词汇量我推荐镇魂单词和学科专项词汇。至于答题,托福阅读比GRE阅读简单的多得多,而且是严格按照文章的顺序一题一题往下,并且严格按照文章的意思出题。所以答题的时候务必不要脑补,特别的正好这个领域你了解,就按照自己所知道的选。每篇文章尽量控制在17-20分钟之内,因为三篇文章一般都有一篇会难一点,那么另外两篇简单的就要做快一点,17分钟一篇,把所出来的时间给第三篇,最后可以留个3分钟再检查检查,题做得好,其实考试的时候是可以感觉的出来的,因为每道题你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对应证据。
阅读主要就是几个题型,网上我看到把阅读分成了10大类,其实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其实除了插入题和6选3,其他的都属于一类的,就是去原文中找证据,即使是推理题,在原文中也会有相应的文字,只是有时候文章里会用同义词替换,或者反着说,比如说除了A之外其他的都能,那么问题中说的B自然就是能了。而且如果涉及的这种逻辑的已经算挺复杂的了。托福阅读大多数情况还是直来直去的,毕竟这是基本的语言能力测试,请在战略上藐视它。
那么关于插入题,我推荐一本书《文勇的阅读笔记》,里面讲的很详细,我也是专门研究之后才会做的。(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下载最新版的《文勇阅读手稿》哦~)
6选3的话,其实也是看起来难一些,我推荐用排除法做,其实他的选项有很多是2个矛盾的,找出来之后去掉一个就行了,另外还有一些一看就是假命题的,如果能顺利去掉3个选项,那么正确答案就出来了。
最后,你可以把做得tpo做个统计,哪种题型错的多,就去书里找到对应的看看就没问题了。另外题目做多了之后,就会体会到找证据的乐趣,还有准备过GRE后,就会知道托福阅读是多么简单。
所以等你认真把TPO阅读都做完,25分并不是什么难事。
2)听力
听力和阅读是我最想说的两部分,而我自己的听力分数(13-23-24),也能说明我的方法是有效的。得听力者得托福,口语和作文都包含了很大一部分的听力,听力不好,后面两部分都是白搭。而口语和听力不同的只是做笔记方面有些差异,而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听得懂文章。
首先我想说说托福听力的分段,第一次的时候我觉得我还是能听懂大半部分的,可是最后的结果是13分,后来我看了网上有一个分段的分数,大概就是说,20分左右是个坎,你有可能多错一个就跌到了18分或者以下。如果说15分段是可以听懂大半部分的,那么在往上就是20分段,6篇文章,错10个的话大概就是20分水平。这个阶段的人差不多文章可以听得懂,并且能做一些笔记了,但都不精通。如果是25分段,要么笔记很厉害,要么听的很厉害,要么两者都不厉害,但是会比20分段厉害,我想大多数人应该是第三种情况。我相信正常人经过一定训练后都能很轻松的达到20分段这个水平。
说到这里,听力其实就是听得懂+做笔记。但是听得懂是内功,笔记是招式,显然内功会更重要。
那么怎么让自己听得懂,这里其实有两种情况,有的人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而听不懂,有的人是因为连读或者其他一些发音情况听不懂,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请务必去背诵一些专项词汇,并且要注意读音,因为有很多单词会因为你读的不准而听不出来,如果你测试的时候发现有的单词似乎听过,但就是想不起来,那么就要当心了,纠正一下发音还是有必要的。那么对于第二种情况,解决方法就是精听,但是我不推荐听写,为什么?因为你考试的时候并不会把整篇文章都写下来,那么平时的听写训练除了让你的写字速度增加外,没什么用处。那应该做什么?我推荐跟读,有软件可以把TPO的文章一句一句放,然后你一句一句说出来,记得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三遍还是听不出来就去看原文,然后想想为什么没听出来,然后继续听。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越痛苦提升的越快,我训练的时候每天保持3-5个小时的训练,一天一天下来,没什么感觉,但是如果你隔断时间再去做TPO,就会有很大的效果。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一定要先认真去听,不要看原文后再听,这样是骗自己,没什么用。要记住骗别人容易,骗自己也容易,骗这个世界难。
说完了内功,说招式,跟读做了半个月就应该开始练习做笔记,听力不记笔记答题的我至今只听过一个,而且从ETS给你发三张纸和笔来看,他还是希望你记笔记的。笔记怎么记?我会把纸竖着对折,从上往下半面半面的记。因为听力和阅读有个共同点,就是顺序一致性。他的题目和文章的内容方向是一致的。如果你顺着记录,那么答题的时候可以根据你记录的内容排除一些干扰选项,托福的听力非常喜欢放干扰选项,一般是用后面出现的内容放在前面题目里,如果你听的似是而非,下意识的选个好像听到过的,就中计了。还有比如说你刚刚答到第二题,选项中出现了你在笔记末尾才记录到的内容,那么这个选项自然就是干扰选项,一定要相信笔记,笔记中没有再相信记忆。所以,要训练出听力转化为文字的能力,并且要同步。就是说一边听,一边写,同时还要挑选重要的,可能会考的写。
那么笔记究竟应该记些什么呢?很简单,记考点。有本书叫《听出托福好英文》(也许记错了),里面第一章提到了很多关键词,用一张纸记下来,没事看看,要练习到条件反射,一听到关键词,手已经在写字了。个人感觉那本书就第一章有用,后面的实例都太理想化了,实际不会达到那种程度。那么怎么练习呢?你要训练出,边听边写的能力,脑子进,手输出,要同步。有时候可能是已经写完了,脑子还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记录完再看笔记,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段文字特别长,那么就要全力听懂,这段笔记不做,这就听力的经验了,每篇文章设定5分钟是有科学依据的,肯定忘不了。
听力的话,从我看来出现最多的就是例子,比较还有问答。那么怎么判断一篇笔记记的好不好呢?我女朋友和我做同样的跟读训练,但是她只考了82,后来分析下来的结果就是笔记做得不到位。记笔记的时候会有很多符号,那本书里面提到了很多,其实我用到最多的就是转折,重点,还有因果关系。练习的时候,你应该尽量把涉及到的关键词相关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一篇文章结束之后,对着题目去笔记里面找答案,不要脑补,笔记里有是应该的,没有就应该检讨为什么没记下来,在回去听听是不是那个关键词没形成条件反射。这样,其实训练听力的材料TPO就够了,25个tpo,每个6篇文章,已经足够了,而且tpo的文章你可以反复听,反复做笔记,反复找答案,但是同样,自己心里要有把秤,记笔记的时候一定是自己确实听到了关键词,而不是因为文章听过了,知道这里会有题目,就记下来,还是那句话,骗自己很简单。
再说点进阶版的,等跟读和笔记到达一定熟练度之后,你应该开始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