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爱护耳朵知多少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0609/4636741.html

爱护耳朵知多少?

年3月3日

是我国第22个“爱耳日”

为响应全国“爱耳日”宣教教育活动通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增强全社会听力残疾预防意识,有效减少、控制听力残疾的发生、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此威权康复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爱耳日”宣传口号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激增,在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2亿,大约有65%的听力损失人士的年龄小于65岁。全球约有11亿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机及配套耳机等设备,面临听力损伤风险。全球有近4.5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75%的听力损失人士却并未采取任何听力解决方案,在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不及5%。因此做好儿童听力障碍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1

听力障碍的病因

先天遗传性

后天遗传性

老年性听力损失、突发性听力损失、噪音性听力损失、药物性听力损失、其他疾病引起的听力损失。目前全球有4.5亿人正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

听力损伤级别

轻度:对细小的声音(风吹声、悄悄话)难以听清,正常对话不受影响中度:正常对话出现困难,在噪声环境下表现更为突出重度:需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言语分辨能力下降极重度:别人很大声说话也听不清楚

3

听力下降的表现

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楚内容

需要别人重复一些内容

需要将电视等播放设备开到别人大的音量

不能听到门铃声,或者电话声

不能理解谈话内容,答非所问

感觉耳朵里边有声音,如嗡嗡声,或电流声

在噪声环境下听声音困难

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听清理解

听声音比较费劲,感觉声音比较遥远

常常大声说话怕别人听不到

经常侧着身子去听声音

4

损害耳朵的坏习惯

①过度使用耳机:儿童应减少使用耳机的频次,长时间佩戴耳机。即使声音不大,也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在嘈杂的环境里,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长期受到高分贝声音刺激,会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伤。②用硬物掏耳朵:有些人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对于儿童,这一点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小儿的耳骨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③用力擤鼻涕:感冒的时候鼻涕很多,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正确方式:下巴向上抬起,手指按压住一侧的鼻孔,通过鼻子抽吸将鼻涕从后鼻孔回吸到鼻咽处,然后再经口咯出。同时须注意,不要用力过猛。④经常待在噪声大的地方:长期处于噪声的环境下,会造成内耳毛细胞的损伤,引发耳鸣、耳聋等听力下降的问题,尤其是小儿要特别注意防护。⑤随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孩子发烧感冒时,很多妈妈会根据“个人经验”给他服用药物,或者不遵医嘱服药,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的剂量。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严重时会直接伤害到听力神经。

5

如何有效保护耳朵?

①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要捂住孩子耳朵,以免耳膜受到影响。②避免耳朵进水。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③身体发烧等有炎症遵医嘱服用药物,切记不要乱用药,严重时会直接损伤到听力神经,要特别注意。④不要经常地掏耳朵。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要注意频率。⑤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减少使用频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安全”水平是孩子的耳机限制音量85个分贝,超过这一限制就可能会给听力带来伤害。⑥定期检查耳朵。儿童耳朵如果出现不适,医院检查,家长不能盲目地处理。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6

保护耳朵吃什么食物好?

锌元素食物:动物肝脏、粗粮、坚果、蛋类、海参、牡蛎等。维生素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e,能起到保护耳内的作用。主要含有各种绿色蔬菜和柑桔、核桃、花生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1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