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疾病知识

听力障碍儿童的康复一

听力障碍(简称听障)是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常见疾病。年12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单纯听力残疾者万,其中<7岁儿童80万。在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先天性耳聋发生率约1‰~3‰,如按每年出生万人口计算,平均每年大约要新增3-4万耳聋儿童。随着新生儿年龄的增长,永久性听力损失患儿的比例持续增加,5岁之前听障儿的发病率达到2.7‰,青春期发病率可达到3.5‰。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障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重者可导致聋哑,轻者将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以及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1、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有如下原因可能会造成儿童听障:(1)疾病儿童时期由于咽鼓管构造的特点,免疫力不完善,受到各种原因的侵扰后,易患各种急性传染病,故容易引发中耳炎,从耳道流出分泌物,听力也会暂时受到影响。但是,如果细菌破坏了中耳的构造,就会使听力永久受损。此外,某些病毒感染也会影响听力,如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细菌性脑膜炎、先天性梅毒、听觉神经肿瘤等也可能损伤听力。(2)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听力,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奎宁、水杨酸等,它们对听力的伤害与使用的剂量及时间长短有关。(3)外伤头部外伤可能伤及耳膜、听小骨及内耳神经,外界压力改变太大或太快,可能伤及耳膜。(4)噪音 宝宝听很大的音乐声或噪音,时间久了,听力也会受损。

2、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听障

(1)早期发现听障的法宝---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儿,在出生时住院期间(一般是出生后48~72小时之间最佳)由听力筛查技术人员对其听力进行快速的初步测试(听力初筛),结果用“通过”和“未通过”来表示,将小儿分为通过筛查、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通过”的新生儿说明听功能基本正常,“未通过筛查”者需在出生后42天内复筛;复筛“通过”的新生儿也说明听功能基本正常,而未通过复筛婴儿需3医院耳鼻喉科听力诊断中心做进一步听力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力损伤以及听力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从而达到早期发现的目的。必须提醒的是新生儿虽然初筛复筛均“通过”了,但在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原因而致听力障碍,有研究表明<5岁儿童中迟发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与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相接近。因此儿童的听力问题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要给予   所有听障儿童应做语言功能的评价,并通过适宜的治疗纠正语言障碍。生后第1年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儿必须从聆听语言直至自发地学说。听障儿童只有通过特殊训练才有语言的发育,最理想地是一旦诊断为听力障碍时就开始,必须为听障儿童提供一种语言输入方式,例如,可视性符号语言,能为以后的口头语言发育提供基础。由中耳炎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者,可通过助听器或外科手术来改善(根据儿童年龄行经鼓膜切开术伴或不伴增殖体切开术)。感觉神经性听力障碍可通过各种助听器得到帮助,在诊断后尽可能早地安装放大助听器(即使只有6个月的婴儿)。对双侧性感觉神经性耳聋,可将双耳放大器放在耳廓后或用耳内助听器以获得最大听力,并使听力定位发育。双侧性听力极度丧失的2岁以上儿童,不能完全从安置这样的放大助听器中获益,而适宜作电子耳蜗植入。无论耳聋是先天性或后天性,耳蜗植入在许多极度耳聋的小儿中导致听音交流,但似乎对那些已有语言发育小儿的效果更好。脑膜炎后耳聋的小儿可发生内耳骨化。他们必须尽早植入耳蜗以获得最佳效果。通过植入脑干刺激电极可帮助由于肿瘤破坏听神经而导致耳聋的小儿。









































小鸭美食盛夏美食普罗旺斯焗番茄
小鸭美食盛夏美食普罗旺斯焗番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jbzs/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