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日是第21个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第7个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听力,终生受益(Hearingforlife:don’tlethearinglosslimityou)”。
保护耳朵,终身受益。大耳朵图图的“保护耳朵秘诀”,你都记住了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怎么办?
1、很多原因会影响听力筛查的结果;
2、听力初次筛查未通过,并不一定代表听力有问题,90%的筛查未通过宝宝最后诊断都是听力在正常范围内;
3、出院前可以再筛查一次,如果通过也被认为是正常通过筛查,但总次数不能超过3次;
4、建议读些科普文章,这里向大家推荐“医院听力中心”
必须说明的还有:尽管大部分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宝宝的听力都在正常范围内,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心怀侥幸,因为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最终确诊为听力障碍的概率比正常人群高了倍(1‰~3‰到10%).因此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到指定的听力诊断机构确诊。
《让宝宝拥有动听的世界》主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在家里能测试宝宝听力吗?
不过目前遇到疫情特殊时期,家长可以在家里多给点声音和语言方面的听觉刺激!
听觉刺激建议用偏向中高频的一些声音或者儿歌刺激孩子,声音要温和,儿歌有节奏感,对孩子比较好,孩子睡醒的时候就听一听,但要适度,一天最多不能超过4个小时。深度睡眠的时候就不要听了,浅睡眠的时候听也比较好。尤其是父母自己的真人声音更好,如睡前的摇篮曲,儿歌和小调等。
有家长问在实际生活中,能判断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吗?或者可以大概估计没有很大问题吗?
这里给大家推荐如何在家观察宝宝听力?“教您自己判断宝宝听力——低龄婴幼儿日常生活听力观查方法”,通过下面观察测试,如果观察到宝宝对声音有一定的反应,说明宝宝听力可能是正常,观察到的反应越敏感,听力正常概率也大,也就不要太担心了。当然,做得比较细致的家长还可以用代表不同频率(低沉音和比较尖锐有点刺耳的声音)以及不同大小声音刺激观察。
三种简便的观察宝宝听力的方法:
(1)浅睡眠测试法婴幼儿刚入睡时(浅睡状态),在两耳侧分别给短暂的敲击声(1秒左右),比如敲击铃铛(敲击其它物体也可以),观察孩子会不会被响声惊醒,或出现眨眼、身体抽动等动作,只要观察到有轻微反应都算(此时要求观察比较细致哟,要在给声后1秒钟以内出现的反应才算)。比如嘴角微微一动,包括手指和眼睑等微微一点动。当睡深时,可捏鼻子使宝宝快醒,处于浅睡状态时,再重复测试。第一次可以给中等强度声音,有反应,下一次减小声音;没有反应,则可增大敲击声音。也可以让宝宝手握大人的某个手指,通过给声后,小孩握手指的力量或动作来判断是否出现反应。
(2)吸允喂奶观察法:婴幼儿在喂奶时给一定的声音,最好在宝宝吃得最尽兴时,给短暂的敲击声(1秒左右),测试方法基本同上。正常情况下,宝宝吸奶的节奏或动作会改变甚至停止吸奶,有时也会看到眨眼睛,面部和手足抽动等。第一次可以给中等强度声音,有反应,下一次减小声音;没有反应,则可增大敲击声音。
(3)转头测试法针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让婴儿坐在母亲的膝盖上,给他一个小玩具吸引注意力。另一个人在孩子身后左、右两侧分别突然敲铃或摇铃(避免视觉影响),观察孩子是否会主动去寻找声音。
文:黄治物,听力学留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医院听力中心主任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