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是我国第21个全国爱耳日,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时期,我们不忘爱耳日主题:保护听力,终生受益,让我们永远聆听“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豪迈声音,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耳朵是人体五官当中的听觉及平衡器官,它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一旦耳朵保护不好,我们的世界就会失色不少。因此重视听力健康,了解听力健康知识非常重要。
拥有好听力从保护耳朵开始
1、对初生24小时内的婴儿首先进行听力筛查,对可疑听力障碍的婴儿进行定期跟踪检查,一旦确诊耳聋,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2、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如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也应密切观察听力变化,一旦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立即停药。3、新生儿出生后如果发现外耳有畸形时,医院耳科找专家咨询。4、小孩患上呼吸道感染易诱发中耳炎,一旦患上中耳炎,医院及时就诊,以免遗留后遗症。5、耳道内有耵聍(耳垢)栓塞,医院由专科医生取出。6、尽量不用或少用随身听,特别是音量过大时噪音刺激很强,久用后会造成噪声性耳聋。7、长期在噪声强的环境中工作(纺织车间、电锯电钻等),应注意佩戴防护耳罩。8、远离或避免燃放大型烟花爆竹。9、对突然发生的一侧耳鸣、耳聋,不可掉以轻心,医院请耳科专家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10、对老年性耳聋医院进行检查,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佩戴助听器效果不好的,可行人工耳蜗植入,以获得更好的听觉能力,提高言语交流能力及生活质量。哪些原因可以起老年性耳聋
1、长期接触噪音:部分老年人跳广场舞时长期接触过大的舞曲声音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2、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多吃素食,冠心病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而以肉食为主,血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3、遗传因素:在遗传上,男女性别亦有不同,女性组织耐受性比男性强,而且男性接受恶劣环境和噪音的损伤机会也比女性者多,吸烟饮酒比女性多,故老年性耳聋男比女多两倍。
老年性耳聋如何预防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对老年性耳聋的预防已是燃眉之急,要想进入老龄仍保持耳聪目明,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每天都以愉快的心情去面对一切,此外还要注意饮食,起居,减少脂类食物,戒除烟酒,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多与别人交往,多动脑,多动手,这样可以延缓衰老的到来。
1、中老年人要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减慢衰老的过程。
2、合理安排饮食,中老年人不要摄入过多的脂肪及甜食,宜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清淡食品,以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发生,而影响耳的听觉功能。
3、临床应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等耳毒性药物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即使需要应用时,也宜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尽可能用短期治疗,耳局部用药尤须重视。
4、中老年人一旦发现听力减退,医院检查,查明病因,确定病变性质,尽早治疗,防止耳聋的加重。
老年人发现耳聋后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早期可选用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溶解小血栓的药物、维生素B族药物,能量制剂,必要时还可应用抗病毒及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2、助听器: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
3.部分重度或极重度耳聋的患者,佩戴助听器仍听不清声音时,行人工耳蜗植入,可获得更好的听觉及言语交流能力。
如何防范儿童药物性耳聋
1、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婴幼儿禁用耳毒性药物;
2、母系亲属中有对某种药物致聋者,其后代均绝对禁用该类药物;
3、儿童避免随便使用抗生素,必须用时,需选择无耳毒性抗生素。剂量宜小,疗程宜短,尽量不要静脉给药,避免联合用药;
4、用可疑耳毒性药物时,要密切观察,并进行听力监测,有条件时应定期进行血药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5、用抗生素期间,同时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A及硫酸软骨素等,促使感觉细胞利用多种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以起到保护内耳、预防药物中毒的作用。
6、一旦发现药毒耳聋迹象,应及时就医治疗,可选择维生素、神经营养药和血管扩张剂等,必要时可加用激素,治疗可持续2~3个月。同时要进行积极的听力和语言训练,力争使轻中度耳聋患儿的听力恢复或好转,将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如果已发展为重度,可在必要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选配助听器,加强听力、语言的康复训练,如佩戴助听器效果欠佳或极重度聋患儿不能佩戴助听器,应及早行人工耳蜗植入,以使患儿将来能够正常生活、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