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每名新生儿中,大约有1~3名新生儿存在着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听力损失。听力障碍影响儿童语言、心理、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大部分有听力障碍的宝宝外表看起来是正常的,只通过常规体检或父母观察,难以早期发现,而儿童语言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在0~3岁,如果错过了儿童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即使这时候进行干预,效果不好,其言语-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仍会落后于同龄儿童。为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宝宝,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尽可能地减低听力损伤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国家十分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颁发了《卫生部年版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新生儿听力筛查采用客观、快速、无伤害及准确的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技术。听力筛查的流程是:所有刚出生的宝宝在出生48小时以后至出院前,都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满月至42天内接受听力复查;如仍未通过者,在3月龄左右到具有资质的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确诊为听力损失的宝宝应在6月龄左右及时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