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患病危害

人医健康听力障碍你了解多少

今天是第十九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爱耳日主题的重点从治疗和康复逐渐转为以预防为主。随着精准医疗的实施,耳聋产前诊断及耳聋胚胎植入前诊断又将预防耳聋进一步推进,减少耳聋残疾患儿的出生,将有助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那么关于听力障碍你了解的有多少

什么是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是多少?

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力损失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力损失61-80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力损失≥81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2‰,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65岁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有听力障碍。

哪些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

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如何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

普通病房出生的新生儿,2-3天时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诊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进行耳声发射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有的地域在新生儿出生后3天,采足跟血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无论听力筛查是否通过,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者均应到门诊接受遗传咨询。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可导致听力损失,进而影响语言发育。正确喂养婴幼儿,防止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进水,预防感冒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此外,应积极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和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

怎样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听力损失?

定期进行儿童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听力损失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其中6、12、24和36个月龄为重点年龄。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症状,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医院检查听力;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若孩子主诉“耳朵嗡嗡响”,家长应予以重视。

如何防治噪声性聋?

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无论短暂的强脉冲噪声或长期的噪声暴露均可导致噪声性聋,噪声性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提高噪声防护意识很重要。有效地控制环境噪声是预防噪声性聋的根本,但噪声无处不在,很难完全避免。噪声性聋仅发生于接触噪声后,接触噪声的人员必须了解噪声性聋相关知识,接触噪声前做好防护,应当配备耳塞、耳罩、防声帽、防声通讯等防护用具;使用耳塞或耳罩听音乐要注意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工作要尽量减少噪声接触时间;如果是噪声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噪声。噪声性聋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应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如果急性接触强噪声后引起听力下降、耳医院就诊。总之,噪声性聋重在预防,了解噪声性聋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

听力障碍确诊后,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康复,这是实现成功听觉康复的前提。一般情况下,不能恢复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应首选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还可借助相关的辅听设备,实现更好地聆听与交流;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正常参与社会的目的。

耳鼻咽喉科专家门诊安排成人专家门诊周一葛宇倩周二李继红周三周卫东周四李杰清儿童专家门诊周三庄强尔

长按下方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hbwh/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