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成立于年,至今已为数千名听力障碍儿童提供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他们当中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有的已经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进入了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学习。他们收获爱情,收获快乐,收获社会认同感,他们和健听人同享着一片蓝天!
中心新址投入使用后,有三位家长带着感激之心和回馈社会的情怀回到这里,为刚刚踏上康复之路的家长传经送宝,带来了一场生动真实的康复经验分享会。
陈蔓妮小朋友是年国家“七彩梦”人工耳蜗项目的受助者,在中心接受亲子教学和听觉口语法课程后,进入普通幼儿园,现在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她的妈妈在分享时强调作为听障儿童的家长要始终把孩子当成健听孩子一样看待,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与人交流、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坚信通过康复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每一名听障儿童都能“从特殊变得普通,从普通变得出众”。和蔓妮小朋友同年接受项目救助的还有赖骋睿小朋友,现在也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赖骋睿妈妈在分享会上回忆了自己当年初入康复中心时的种种困惑与迷茫,最终在中心听觉口语师宋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孩子成功回归主流社会。同时,强调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及有效的家长效能在康复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
在分享会的现场还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精神矍铄,满怀一颗感恩之心,言语间流露着无限的感激之情。他就是是黄钇雲小朋友的爷爷。
黄钇雲小朋友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美国耳蜗面向地震灾区救助的5名小朋友当中的一位,在中心接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后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现在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当年,爷爷陪伴着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康复训练,现在在孩子的求学路上,依然有爷爷的参与与陪伴。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人的坚定与执着,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在来参加分享会前,爷爷特意为中心制作了一面锦旗,表达全家人的感激之情。
中心郑老师代表全体教职员工接收了这面锦旗,感谢家长对全体教师和中心各项工作给予的肯定与支持,表示这份肯定与支持将化作无穷的动力,继续秉承“花开有声,真爱无限。用心去感悟,以爱去相守,与责任相伴,同进步相随”的理念为更多听障儿童提供优质的,精准化的听力语言康复服务。
(文章来源:四川省聋儿康复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