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儿童保健知识逐步普及和家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多动症越来越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那么多动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称多动症,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的综合征。其病因不明,认为是多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DHD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多见的精神行为问题之一。学龄儿童中患病率为3%-5%,可同时合并破坏行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学习障碍及抽动障碍。
临床上将多动症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注意缺陷为主,此型儿童多动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差、丢三落四、写作业拖拉、没有时间概念、写字丢字落字、经常丢文具、忘带红领巾等等。
第二种类型:以多动/冲动为主,此型儿童易兴奋和冲动、不顾后果、活动过度、课堂纪律差、爱搞小动作、打架、暴力行为。
第三种类型:是混合型,既注意缺陷又同时兼并多动冲动。
那么小儿多动症如果不治疗会好转吗?
这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讲,因为多动症有一部分原因是大脑发育滞后,等到青春期前后,当大脑的前额叶这部分功能发展成熟了,有些多动症的症状慢慢就消失了。但这种情况只占1/3,而其他2/3的多动症可延续到成人期。国外文献表明,成人期的离婚、车祸、吸毒、犯罪等事件与多动症相关。多动症通俗来讲是一种病,是病就需要治疗,如果有病不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怎么诊断孩子得了多动症?
主要依靠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和心理评估方法。在诊断的时候并不仅仅因为这个孩子有多动、冲动、注意缺陷等现象就认为是多动症,一定是疾病已经造成了儿童多方面的功能损害,包括学习成绩及情绪调整、社会行为及人际沟通、与同伴和老师的关系发生障碍等,再结合行为症状,经过评估以后,就可以做出一个客观的多动症诊断了。当然多动症的诊断还应排除与其年龄相适应的顽皮,如,有些小儿在家中由于家长宠溺,做事情没有规矩,但上幼儿园后其多动症状明显好转,没有功能损害,这类孩子一般可以排除多动症;还有一些儿童存在听力问题、精神发育迟滞,这类型儿童也可表现为多动、注意缺陷。所以我们在诊断时要客观、严谨,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
多动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多动症的治疗是分年龄段的,目前,国际上的诊疗指南推荐:学龄前期,首选行为治疗,因为这个时期孩子还没有特定的学习任务;小学阶段(6-12岁),首选药物治疗,辅助行为治疗;12岁以上孩子,进入到少年期或青春期,这个时候首选仍是药物治疗,再结合心理治疗。
如各位家长朋友对多动症以及孩子成长期的各种行为问题有困惑,欢迎到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诊室杨晓娟医生处咨询就诊。
出诊时间:每周一、五、六。咨询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