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听力障碍 > 患病危害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及预后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干预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年1月至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8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药物、视觉、听觉、触觉刺激,3次/d,15~20min/次,连续治疗6个月。

结果: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4例患儿中,预后不良者16例,预后良好者18例;干预组34例,其中预后不良者9例,预后良好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智能上有促进作用,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预后;新生儿

(图据网络)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可致智力、神经功能障碍,是造成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症状可以为脑瘫、癫痫、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等,发病率1.3%~15.3%。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应用于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5~6岁以前的小儿,通过各种措施,使这些儿童的智能有所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年1月至年1医院神经内科对34例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其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至年1月期间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治疗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8例,男39例,女29例,日龄<72h,生后3~7d内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中度43例,重度25例,其诊断和分度均符合年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依据。所有病例排除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新生儿期均接受相同的HIE综合治疗,干预组在新生儿住院期间待病情稳定后给予药物、视觉、听觉、触觉刺激。

具体方法:(1)采用川芎嗪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患儿氧自由基代谢情况,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机体细胞受损。(2)脑复素5ml/d,15d为一疗程,停5d,一般3个疗程,对于重度HIE可用3~8个疗程。(3)视觉刺激法:用颜色鲜艳的红球挂在婴儿床头,每天多次逗引婴儿注意或引婴儿看人脸。(4)听觉刺激:每天听音乐,悠扬而低沉的优美乐曲,3次/d,每次15~20min/次,尽量反复听同一乐曲,也可听母亲的声音及心跳声音。(5)前庭刺激,给予摇晃、振荡。(6)触觉刺激:采取以抚触、按摩为主,辅以四肢被动运动。

3.观察指标:

智能量表、运动量表测验。进行干预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儿智能发展指数(mentaldevelopmentindex,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sychomotordevelopmentindex,PDI)。90~分为平均智能,若高于分为高于平均智能,反之为低于平均智能,小于70为智能异常。

4.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患儿MDI和PDI比较:

治疗6个月后,两组MDI和PDI比较,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6个月时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

凡有脑瘫、MDI<80分、PDI<80分、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社交异常6项之一者,即认为预后不良。对照组34例患儿中,预后不良者16例,预后良好者18例;干预组34例,其中预后不良者9例,预后良好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一直以来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使多个器官受累,主要为神经系统。HIE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的病理过程,HIE时脑组织都要经历缺氧一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或持续低灌注这样一个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缺血缺氧可引起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和凋亡,缺氧缺血后由于急性能量衰竭造成细胞坏死,而于数小时后出现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即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HIE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实验证实凋亡进展缓慢且可持续到21d以上故在围生期窒息复苏后应尽早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可能阻断或减轻凋亡过程,从而减轻脑损伤程度,减少或避免产生神经后遗症。

本组资料中在患儿治疗6个月对HIE患儿进行发育评估,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4例患儿中,预后不良者16例,预后良好者18例;干预组34例,其中预后不良者9例,预后良好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持续干预能为大脑提供良好的刺激,最大程度地发挥脑细胞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受损伤的大脑功能的恢复和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对中重度HIE在及时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视觉、听觉、触觉刺激、爬、行走的训练,并在新生儿期后继续给予脑细胞代谢激活剂等治疗。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要早治疗、要综合治疗并坚持“阶段性续贯治疗”。综上所述,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中、重度HIE患儿在早期综合治疗同时给予早期干预并在新生儿期后继续干预治疗,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改善HIE患儿预后的关键。

(内容来源: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涓ソ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姣旇緝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lhp.com/hbwh/2077.html